“党建红”解锁治理新密码 “社工蓝”增添幸福新成色

转自:草原云

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紧扣新时代社会工作要求,以务实举措推动党建与社会工作深度耦合,将“红心”融入工作,把“暖治”作为目标,构建社会工作融合发展路径,让专业“社工蓝”为增进人民福祉持续“加温”,努力交出一份实效突出、群众认可的满意答卷。

新兴党建赋能发展

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新兴领域党建全过程,严格落实“管行业也要管党建”要求,以“六个‘新’工程”为牵引,深化“两个覆盖”攻坚,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达61%,跃升46个百分点,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99%。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21%,提升9个百分点,党的工作覆盖率达到95%。实现符合条件企业100%单独组建党组织目标。

精心打造“红色聚能善新领航”品牌,聚焦“善学、善治、善为、善创”精准发力,构建“三类网格”体系,创新“五维考评”机制,依托“善学讲堂”“网格学苑”等平台,开展新兴领域党员教育管理,覆盖党员2000余人次。实施“数字红网”计划,将188个新兴领域党组织纳入综治融合平台,绘制“10分钟党建圈地图”。编制《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指引》《新兴领域职能职责架构图及党务流程图》,建强“党建指导员储备库”。有效推动100余名新兴领域就业人员融入基层治理,累计上报线索300余条,服务群众200余人次,驱动新兴领域党建高质量发展。

深化“助企行动”,印发《阿拉善盟“助企信用贷”行动实施方案》,签约中国银行、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,以“党建增信、诚信建设、融入基层”为着力点,有效缓解非公企业及社区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资金困难,为额济纳旗中拓能源、内蒙古宇晨润医药、阿拉善盟盛世水务等企业成功授信4190万元,向金融机构推荐有贷款意向企业,意向金额达17.23亿元,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劲金融活水。

微网善治纾解民困

印发《党建引领培育发展社区集体经济实施意见》,绘制发展蓝图,制定“三年三步走”战略,创新“社区+企业”联办、“社区+金融”融资、“社区负责人”领办等多元模式,组建法律、财务、金融“专家服务库”。全盟6个社区率先启动社区集体经济,2个社区已实现营收,迈出从财政“输血”向自身“造血”的关键一步。

创新建立“微网善治”工作机制,编制可视化“微网善治”工作流程图,激发“铁三角”微治理效能,划分“一般网格”1190个、“微网格”2840个,配备专职网格员1447名、楼栋长(单元长、联户长)3577名,形成“有事找楼长、解困在身旁”的氛围,加快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面发现掌握、及时有效解决进程,进一步提升治理全覆盖、服务精细化水平,实现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目标。

将“减负、赋能、解困、整改、督促”一体贯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过程,细化37条任务措施。深化嘎查村(社区)“三项规范”“回头看”,优化权责清单,公布减负举报电话,发挥盟级观察点作用,确保减负要求落地见效。打造“红山堡垒”边境治理品牌,推动党建引领边境牧区生活服务与流动代办试点,构建“帮办代办+医疗救助+为老服务”流动服务圈。

志愿星光温暖驼乡

探索志愿服务“七色”响应机制,以“红色党建引领”为枢纽,有效串联和激活“橙色信访维稳”“白色医疗保障”“绿色生态环保”“蓝色政策引导”“黄色投工投劳”“紫色专业社工”等领域服务力量。制定《阿拉善盟志愿者行为规范》,细化着装、举止、标识、旗帜等要求,夯实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基础。制作《志愿服务项目实施流程图》,强化志愿服务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和操作性,实现志愿服务“有章可循、有标可依”。实施志愿服务“一月一主题”,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200余场次,惠及群众4.8万人次。

持续擦亮“善行志愿”品牌,以“志愿耀北疆三大行动、十个项目”为抓手,精心培育打造新时代志愿服务示范阵地、站点。阿左旗“连心桥”信访志愿服务项目、额济纳旗“红驼铃”志愿服务项目入围全区首批志愿服务孵化基地。

推进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,阿左旗王府街道乌日斯社区、阿拉善高新区玛拉沁社区入选全国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社区,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赛汉陶来社区、孪井滩示范区孪井社区入选全区“专业社工+志愿服务”融合试点社区。2025年,全盟社工考试报考人数同比增长107.87%,创历史新高。

数字赋能轻装前行

联合盟政法委打造“善治通”智慧社工平台,推进社会工作服务管理、资源整合、业务融合、功能聚合一体化,构建“一库五清单”动态数据库(社工人才库、服务对象清单、资源清单、需求清单、项目清单、风险清单),持续扩大社会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。

建立全区首个人民建议征集平台——“善意达”,打造“民意蓄水池”,印发《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制度(试行)》,优化流程,强化转办督办机制,提升群众知晓率与参与度,化分散民意为系统决策参考。通过“我为社区治理出主意”“我为志愿服务和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提建议”等专题活动,收集意见建议160余条,有力提升人民建议征集“社会覆盖率、群众参与率、办理落实率、办结转化率”。

深化信访法治化,落实“五个法治化”,健全五级贯通信访代办制。依托“微网善治”,加大矛盾排查化解力度。全盟信访代办员581人,代办事项324件,办结317件,办结率97.8%。实施“信访重点任务攻坚年”,推动旗(区)、苏木镇(街道)全面建立信访联席会议,落实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约访包联制度。

通讯员:赵承华